产品中心 > 【艺术】 > 古筝流行金曲99首

古筝流行金曲99首

如果问起古筝是怎样起源的,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兴衰,怎样欣赏古筝音乐,流派、名家的特色与名曲的魅力何在,等等,好多人,即便是喜好音乐、钟爱古筝甚至正在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人,恐怕也难以一一回答出来。
促销: 1180.00
价格: 1200.00
基本信息
·出版社:湖南文艺出版社
·页码:192
·ISBN:7540424516
·条码:9787540424510
·版次:2000年11月第1版
·装帧:平装
·开本:32开
·套装数量:1
内容简介
  如果问起古筝是怎样起源的,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兴衰,怎样欣赏古筝音乐,流派、名家的特色与名曲的魅力何在,等等,好多人,即便是喜好音乐、钟爱古筝甚至正在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人,恐怕也难以一一回答出来。围绕上述话题,或系统介绍,或详细解答,或展开讨论,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,使更多的人钟情于古筝,使已经钟情者爱得更深,正是这本小书的旨趣。
媒体推荐
前言
  近年来,在我国众多的传统乐器中,作为民族弹拨乐器的古筝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。不仅专业音乐院校学习古筝的学生数量已居民族乐器各专业之冠,业余修习古筝的青少年人群也日益扩大。统计显示,全国各地区实施的业余民族器乐考级,古筝类考生数量也高居榜首。正如唐代诗人吴融在《李周弹筝歌》中的描述,“五音六律皆生之,就中十三弦最妙”。筝,这门古老的乐器,以清丽柔和优美悦耳的音色、清韵迷人丰采多姿的表现、清雅端庄和谐流畅的造型,赢得了新时代的众多知音。
  不过,如果问起筝是怎样起源的,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兴衰,怎样欣赏古筝音乐,流派、名家的特点和名曲的魅力何在,等等,好多人,即便是喜好音乐、钟爱古筝甚至正在学习古筝演奏技艺的人,恐怕也难以一一回答出来。围绕上述话题,或系统介绍,或详细解答,或展开讨论,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,使更多的人钟情于古筝,使已经钟情者爱得更深,正是这本小书《古筝音乐》的旨趣。
  让古老的华夏民族乐器——筝真正迎来振兴发展的新纪元。
  让中华民族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新世纪。
编辑推荐
  如果问起古筝是怎样起源的,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兴衰,怎样欣赏古筝音乐,流派、名家的特色与名曲的魅力何在,等等,好多人,即便是喜好音乐、钟爱古筝甚至正在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人,恐怕也难以一一回答出来。围绕上述话题,或系统介绍,或详细解答,或展开讨论,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,使更多的人钟情于古筝,使已经钟情者爱得更深,正是这本小书的旨趣。
目录

前 言
第一章 古筝的历史源流
一 、古筝起源趣话
二、筝的流传与筝乐的兴盛
1.先秦汉魏筝乐始兴
2.盛唐筝乐顶峰辉煌
……
文摘
书摘
  3.宋筝哀婉乐风缠绵
  时至宋代,与宫廷音乐相比,筝在民间音乐中显得更为兴盛,从宋代著名词人晏几道、苏轼和欧阳修的咏筝词里可以看出这一点。下面的词句摘录自晏几道的词《菩萨蛮》,描绘的是民间女筝手弹筝的情景:
  哀筝一弄湘江曲。
  声声写尽湘波绿。
  纤指十三弦,
  细将幽恨传。
  当筵秋水慢,
  玉柱斜飞雁。
  弹到断肠时,
  春山眉黛低。
  词中“哀筝”的说法,并未见于盛唐诗人笔下,却为宋代词人多用,说明宋代筝曲在内容情调上较前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。晏几道的词还告诉我们,宋代流传使用的仍然是十三弦筝。
  大词人苏东坡在《江城子》中也把筝叫做哀筝:
  忽闻江上弄哀筝,
  苦含情。
  遣谁听?
  烟敛云收,
  依约是湘灵。
  欲待曲终寻问取,
  人不见,
  数峰青。
 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,苏轼的这首词却有些哀婉缠绵,看来宋代的筝曲大概的确已远离盛唐筝乐的风格,独有烟雨凄迷,不见大江东去,连豪放的苏东坡也只能“苦含情”了。
  欧阳修笔下的筝也是哀筝,不管是弹筝者还是赏筝人。他在《李留后家闻筝》中的描述,情绪意境都别有一番哀伤忧愁:
  不听哀筝二十年,忽逢仙指弄鸣弦。
  绵蛮巧转花间舌,呜咽交流冰下泉。
  常谓此声今已绝,问渠从小自谁传。
  樽前笑我闻弹罢,白发萧然涕泫然。
  4.元明以降渐呈衰微
  元明之际,筝在弦制和表演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。
  首先,十三弦筝一花独秀的局面被打破,出现了十四弦筝和十五弦筝,迎来多种弦制并存的时代,不过十三弦筝在较长的时间里仍占主导地位。根据明代大学者朱载育在《明郑氏子瑟谱》中“今官筝十五弦,而世多用十四弦者”的记载,可知十三弦筝到了明代逐渐让位于十五弦筝和十四弦筝。前者演奏宫廷音乐,后者为民间世俗音乐广泛采用。
  在表现形式上,以往的独奏、筝歌继续流行,元代又出现了两面筝对弹的表演程式。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的诗《春夜乐》,便提到这种“双筝对弹”的表演:
  双筝手语凤凰柱,弹得新声奉恩主。
  朝惺惺来梦妒妇,永远神仙吹海雨。
  两张筝你吟我和,娓娓动听;两位筝手在琴弦上述说着各自的心语。“双筝对弹”丰富了筝的表现力。
  清代的筝继承了历代的艺术形式,更广泛地运用于
……


上一个: 素描的诀窍
下一个: 追风筝的人